他是CBA版李月汝!放弃一年600万高薪:跑欧洲一个月只赚1.6万?******2025年08月3日 08:11:21 体育头条
过去几年,李月汝放着躺赚400万高薪工作不干,跑到海外联赛“打短工”,一度成为外界热议的焦点。而现如今,CBA联赛也有属于自己的“李月汝”了。浙江男篮天才中锋余嘉豪,放着百万年薪不赚,偏偏前往欧洲干脏活,每月赚着微薄的2000欧元,国内外收入的巨大差距,一度让人完全看不懂。毕竟,以余嘉豪目前的状态,效仿王哲林在国内联赛再混迹几年,他便可以签下一份600万顶薪了。

作为CBA最具潜力的大个子之一,2003年出生的他,今年只有22岁,单从年龄上来看,余嘉豪还是非常年轻的。不过,作为CBA的“老兵”,余嘉豪已经在浙江队效力四个赛季了。上赛季,他场均能够交出13.5分8.9板,单从个人数据上来看,余嘉豪已经迈进CBA国内顶尖中锋行列了。不过,和周琦、胡金秋、杨瀚森这些顶尖大个子比起来,余嘉豪确实还有进步空间。
事实上,从前两年,余嘉豪就已经意识到,如果在国内CBA联赛打球的话,他的进步空间是非常有限的,毕竟,国内联赛真正优秀的大个子并不多,如果打出身价的球员或外援,他们又将再度重返NBA。去年,余嘉豪就已经萌生了离开CBA的念头。只不过,由于种种原因,余嘉豪最终无法前往欧洲联赛效力。而今年与浙江队合同到期后,双方经过协商后,余嘉豪最终决定前往欧洲联赛效力。

然而,在西班牙乙级联赛效力,余嘉豪的薪水并不高,根据知情人士透露,余嘉豪加盟欧洲联赛后,他的月薪其实非常低,只有2000欧左右,换成人民币的话,其实也只有1.6万左右。与北上广深普通打工族的薪水相差无几。作为CBA顶尖球星,余嘉豪在欧洲联赛拿这样的薪水,确实让人大跌眼镜。甚至还有小部分球迷调侃说,余嘉豪这是放着躺平高薪的日子不过,没苦硬吃,非要跑去欧洲找苦吃。
不过,对于外界的质疑,余嘉豪倒是看的非常开,在他看来,留在CBA效力,其薪水和待遇,肯定比去欧洲联赛效力强。可是,这并不全是钱的问题。很显然,在余嘉豪看来,他目前最为看重的还是提升自我。毕竟,如果像杨瀚森那样打出名堂,那么,他的身价肯定也会水涨船高。而且,作为一个只有23岁的球员,短暂离开舒适区,前往海外联赛历练,这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选择。

就像女篮的李月汝一样,作为女篮第一中锋,她本可以在WCBA联赛高枕无忧的拿着高薪,可在两年前,李月汝却毅然放弃400万高薪,转而加盟了欧洲联赛。现如今每年,她都在土耳其联赛和WNBA之间往返,尽管收入看上去还不如在国内WCBA联赛,可最近两年,李月汝的进步确实有目共睹的。2022年世界杯,李月汝还是韩旭的替补,可现如今,她已经甩开韩旭一大截了。
中新健康丨近60亿美元超大订单!海量资金正涌向AI制药******
北京8月7日电(记者 张尼)AI制药领域大额订单频现。5日,晶泰控股丢出重磅炸弹,晶泰科技与DoveTree完成总订单规模近60亿美元的管线合作签约。对于这笔大单,资本市场也予以积极回应,6日,晶泰控股开盘大涨,截至收盘,涨幅超12%。
截图自晶泰控股公告近60亿美元超大订单
8月5日,晶泰控股发布公告,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宣布与DoveTree完成总订单规模近60亿美元的管线合作签约。
根据协议,集团将利用其基于“AI+机器人”的端到端人工智能药物发现平台,为DoveTree选定的多个主要针对肿瘤学、免疫及炎症疾病、神经系统疾病及代谢失调领域的靶点,发现和开发小分子及抗体类候选药物,DoveTree将获得以上产品全球范围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。
公告称,集团已收到协议约定的首付款5100万美元,并在最终协议的条款规限下,有权获得4900万美元的进一步付款,并有资格获得金额达58.9亿美元的潜在监管里程碑及商业里程碑付款,以及基于产品年度净销售额的潜在个位数百分点的特许权使用费。
晶泰科技是一家基于量子物理,以人工智能赋能和机器人驱动的创新平台型科技公司。其与深度智耀、英矽智能、剂泰科技并称“AI制药四小龙”。
中新健康注意到,这笔超大订单的总额,相当于晶泰控股2024年营收的100多倍。
另据媒体统计,该订单是迄今全球AI药物发现领域公开的最大单笔合作,也是中国生物医药史上排名前列的License-out交易。
利好消息不断 海量资金正流向AI制药领域
药物研发通常需要十几年的时间,10亿至15亿美元的投入,但成功率却很低。AI技术的出现,正试图打破这个魔咒。近年来,AI制药市场规模也快速扩张。
有研究数据显示,2019-2024年中国AI制药市场规模由0.7亿元增加至7.3亿元,年复合增速达47.8%。预计2025-2028年,市场规模将由12.1亿元增加至58.6亿元,年复合增速达68.3%。
近2个月,“AI制药四小龙”也频频传来好消息。
6月,英矽智能的在研药Rentosertib(ISM001-055)的IIa期临床研究结果被刊登于全球顶尖学术期刊《自然·医学》。据悉,Rentosertib是一种潜在全球首创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候选药物,其靶点识别和分子设计均由生成式AI平台Pharma.AI驱动。
本月初,剂泰科技的OpenCGT平台在北京大兴落地。剂泰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赖才达接受中新健康采访时就曾评价,中国创新药发展将迎来工程师红利阶段。
从全行业看,近期,AI制药领域的大额订单频现。诺和诺德与AI制药公司Deep Apple Therapeutics达成8.12亿美元合作;礼来与Juvena Therapeutics(美国AI制药公司)签署超过6.5亿美元的协议;阿斯利康与石药集团达成最高达53亿美元合作,利用石药集团的AI药物发现平台开发小分子候选药物……海量资金正流向AI制药领域。
对于晶泰本次签订大单,业内分析称,若研发管线顺利推进至商业化阶段,晶泰控股有望实现从技术服务商向创新药收益共享者的角色转变,也将印证AI制药技术从“实验室”到“市场”的商业化闭环能力。(完)